评估城市的繁荣活力,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转型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发布会致辞中所指出:持续地激活城市的活力,维持城市的繁荣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建立一套客观评估城市繁荣活力的指标体系,动态跟踪城市在拉动内需消费、集聚创新要素方面的积极影响力,为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科学的支撑。
2020,全球疫情带来的中美贸易脱钩与全球化收缩再次将大湾区推向风口浪尖,给未来笼罩上不确定性的阴影: 外向经济能否持续? 科技创新如何突围? 区域协作何去何从? …… 随后,推进湾区战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政策纷纷落地,涵盖金融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发展、土地制度改革、特区改革创新等多个领域,在国家发展的十字路口,大湾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需要再次负重前行。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很强的发展韧性与潜力。后疫情时代,更应勇担重任,为国家的双循环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迭代出新的经济发展与区域治理模式。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研究工作,并编制完成了本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报告》。
2020年5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百度地图慧眼发布《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报告选取36个中国主要城市,借助百度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讯运营商数据,从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6个方面,描绘出城市通勤画像,以期为政策制定、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学术研究提供素材与启示。
中规院学术著作专栏目前已经汇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余位规划学人的187本著作。他们从国家战略、政策建议、规划技术、社会人文、国际经验等多个角度,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中国七十年城镇化事业的壮美画卷,更让我们感受到身为中规院人对国家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这是一种国家使命的召唤,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激荡,更是中规院65年来在服务国家社会人民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底蕴传承。
2019年11月23日,第七届城市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召开,论坛以“长三角一体化:空间发展的挑战与应对”为题,中规院上海分院孙娟院长在会上发布《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进入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阶段,每座成员城市都应在区域网络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榜单的发布旨在汇聚上海分院在项目实践中的研究思考,解析长三角城市创新的特质。 本文梳理了榜单的要点与核心结论,您可在下方观看会上发布的完整视频,并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PDF版报告原文。
2019年11月10日, “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宣布中规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19)》正式发布。该报告从包容共享的发展视角,以48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评价全球价值活力城市及“一带一路”潜力城市。这是习近平主席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规划行业首次发布的全球城市研究成果,开拓了我国“一带一路”和全球城市研究领域,并为国际城市间合作提供了参考。
“活力新城乡,文旅新动能——美好旅行对话日暨中规院年度报告发布会”活动在中规院成功举办,在活动的下半场,中规院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主任徐辉发布《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19》,本链接为报告全文
评估城市的繁荣活力,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转型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发布会致辞中所指出:持续地激活城市的活力,维持城市的繁荣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建立一套客观评估城市繁荣活力的指标体系,动态跟踪城市在拉动内需消费、集聚创新要素方面的积极影响力,为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科学的支撑。